編輯組
3月11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海嘯重創關東,福島核電廠四座反應爐接連傳出爆炸,牽動世界緊張神經,對於輻射物質的傷害各國聞之色變,除了大規模徹僑外,均加強偵測國內懸浮微粒及進口食品檢驗。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聯合國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組織(CTBTO)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外漏的輻射物質,已經影響整個北半球,遠在北歐冰島都也已偵測到輻射微粒。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輻射微粒飄散至空中,會直接吸入肺部,也會透過雨水流入海裡或被土壤吸收,汙染植物、海洋生物和飲用水。遠在福島核一廠120公里外仍發現遭汙染的菠菜,呼籲民眾採購食材要注意產地,因為輻射污染食品對民眾的健康危害是長期的,空氣中的輻射微粒會消失,但食品的放射物質會在體內累積,對於健康都會造成影響。 輻射物質 福島核電核能外漏的輻射物質中主要含有碘131、銫137和鈽239。每種輻射物質暴露在空氣中不會持續發出有害物質,都會隨時間的變化慢慢減弱,一般稱為輻射物質的半衰期。 碘131被人體吸收後半衰期約為5天,容易侵犯人體的甲狀腺,導致甲狀腺腫瘤。缺碘的人會吸收比較多、大概吸收80%,碘充足者,相對吸收少,則只會吸收10%。平常可以適度食用海藻、海帶、碘鹽。當面臨暴露在超標輻射物質時服用碘片,可降低吸收至1%到2%。 銫137侵入人體半衰期為70天,會散佈在人體全身細胞,容易對傷害輻射敏感的器官,特別是乳癌。若遭受銫污染應多喝水,可以協助排出,當暴露在高輻射身體感到不適時應儘快就醫,醫院有解毒劑可供治療。 鈽239,福島核廠三號機增加使用了鈽做為燃料,它也是製造核武的原料之一,鈽的活性較強、毒性高,半衰期為兩萬四千年。 輻射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輻射的危害主要在於它會引起細胞內基因,DNA,的突變,進一步導致癌症。人體機制雖能自動修護損傷,但如果修護速度來不及趕上突變基因細胞複製的速度,就相當危險。因此胎兒、正在成長中的嬰兒、兒童與青少年這些族群,細胞複製率高過一般成人,同時這些族群飲用乳品的頻率也比成人高,因此提高了罹癌的風險。 專家指出長期曝露在輻射污染,會提高甲狀腺癌、骨癌、白血病罹患的機率。在受污染前後服用碘化鉀可降低罹癌風險,不過是否服用碘片應由國家當局決定,因此若輻射污染還未嚴重到須使用碘片的程度,可以多吃含碘的食物,以避免輻射污染傷害。接觸到放射劑量超過特定標準,則可能會出現皮膚發紅,掉髮、灼傷和急救放射線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日本新聞報導,在核一廠三號機的修復作業時,有三名工作人員,暴露在大約是170~180毫西弗的輻射量劑量,而發生貝他射線灼傷。這種高濃度的輻射灼傷會傷及皮膚的真皮層,會產生紅斑、潰爛或者皮膚壞死。目前這三名工作人員都有皮膚剝落的症狀。 輻射污染限制標準值 我國「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乳品與嬰兒食品蔬菜限量標準是碘-131每公斤55貝克,及銫(134+137),每公斤370貝克。其他食品則是 碘-131每公斤300貝克,及銫(134+137),每公斤370貝克。 發生核災的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的牛奶及菠菜已遭受放射性碘污染。牛奶中每公斤含放射碘約為1,510貝克;菠菜中每公斤含放射碘約為15,020貝克,每公斤含銫524貝克,超出日本設定的標準值500貝克。日本已下令福島、櫪木、群馬、茨城四縣禁止運送菠菜、油菜、茼蒿。各國也紛紛對日本生產的蔬菜和乳製品都嚴加檢驗把關,甚至有發佈停止進口日本蔬果的禁令。 福島地區的海洋也遭受污染,海水抽樣濃度高出安全標準值126倍,間接影響魚類食品的安全性。海洋大型魚類的攝取應格外注意,尤其是肝臟盡量不要食用。 在東京附近的琦玉與千葉縣相繼驗出自來水含放射碘超過嬰兒的攝取值,日本暫定每公斤100貝克是嬰幼兒攝取限定標準,兩縣各大水廠先後檢驗出超出標準值兩倍的放射碘,因為這涉及最脆弱的嬰幼兒族群,因此東京政府單位已針對家裡未滿一歲半的嬰兒,每天每個嬰兒可配得3瓶,每瓶500c.c.的礦泉水。 輻射污染的防範 一旦政府通告空氣中輻射微粒超標時,民眾應留在室內,關閉門、窗及冷暖等通風系統。如果必須外出,須穿著長衣長褲並配戴口罩,暴露在放射線環境後,進入室內時應在門口脫掉衣服,避免室內污染,把脫掉的衣服和鞋子放進塑膠袋密封,放在孩子和寵物碰不到的地方,根據國家訂定的程序處置丟棄並妥善處理。 農產品在輻射物質污染之前,覆蓋油布或加上隔離輻射物的遮蓋,可以減低輻射污染,同時盡量將放牧的動物集中帶入穀倉圍欄中。已經確定污染的地區,需要注意避免食用當地的蔬菜與牛奶、避免宰殺牲畜、釣魚、打獵以及採收當地菌菇類等野生食物食用。 此次日本東北大地震被稱是二次大戰後最大的災難,已經過了兩個多星期,核災的危機還在持續。重災區除了食物與急救的相關物資短缺外,災前就發生短缺的醫療人員,現在更極需要支援,目前雖然有國際醫療團隊進入災區支援,但卻缺少心理醫療的支援,表現冷靜自持的日本災民,雖讓各國媒體讚歎,但他們情緒卻無時不受到核災的牽動,未來更需要心理諮商與心理醫療的醫生,輔助災民重新面對生活,此外大規模的流行病也可能發生,因此未來無論在基礎建設與心理重建都是日本當局即將面臨的考驗。 名詞中英對照 貝克 becquerel 碘131 Iodine-131 銫137 Cesium-137 鈽239 Plutonium 239 貝他射線灼傷beta ray burn 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組織 Preparatory Commiss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Ban Treaty Organization , CTBTO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參考資料
0 評論
發表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