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組報導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經由性傳播感染最普遍的病毒。美國疾病管制預防局(CDC)已經確認,至少有一半有性行為者會被感染。最新數據顯示,全美感染人數有7千9百萬人,每年新感染人數有1千4百人。HPV與所有的子宮頸癌和肛門癌有關,大約70%的陰道,外陰和口咽癌,60%的陰莖癌都與它有關。從2008至2012年,每年約有38,793個與HPV相關的癌症新病例,較2004至2008年33,369的病例增加,增幅達16%。 三種疫苗有不同的功效 子宮頸疫苗自2006年上市後美國已核准有三種:第一個疫苗名為Gardasil 4 四價疫苗( Merck),在歐洲名為Silgard,專門對抗HPV 6,11,16和 18型。HPV 16型和18型是最常見的高風險基因型,70%的子宮頸癌都是由此兩類型所導致。HPV 6型和11型為低風險基因型,90%的肛門生殖器疣(濕疣)。由它們引發2006年首先核准9至26歲婦女接種。2010年核准擴展至相同年齡男孩接種。 第二個疫苗名為Cervarix二價疫苗(GlaxoSmithKline),可對抗HPV 16型和18型,2010年核准,9至25歲女性接種,但未核准男性接種。自從HPV疫苗發現以來,許多研究透過每種疫苗所針對的HPV類型,測試二價和四價防範疾病感染的成效。卻發現每種疫苗,顯現有適度的交叉保護,對抗未特定的HPV類型。 2014年美國核准名為Gardasil 9 (Merck)九價是第三種疫苗,除了可對抗HPV 6,11,16和 18型外,還可對抗HPV 31,33,45,52和58型,這些病毒發展出來的子宮頸癌占15%。Gardasil 9已通過澳洲,加拿大和歐洲核准。美國核准使用Gardasil 9後,醫生開始從四價轉換成九價,四價疫苗將逐漸退休。 美國會持續供應Gardasil 4疫苗直到完全轉換成Gardasil 9。美國CDC建議委員會(ACIP)建議,從未接種疫苗,11至26歲女性和12至21歲男性,應定期接種上述三種中任何一種HPV疫苗。 疫苗施打時間更改 美國FDA已經核准三種HPV疫苗的三次接種時間表:接種第一劑後1至2個月可接種第二劑,以及接種第一劑後6個月可接種第三劑。 歐洲針對9至13歲孩童的接種時間,訂定0到6個月的兩劑接種時間,與三劑施打時間相似,並在2014年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之核准。 今年4月,Gardasil 9價疫苗通過歐洲批准可讓9-14歲男女青少年施打。由於Cervarix 或Gardasil都未向美國FDA提交支持兩劑施打時間的數據,因此美國未核准兩劑施打時間。但是FDA近期正在審核Gardasil兩劑施打時間的主要免疫和安全分析。根據最近的臨床研究,兩劑施打時間,第一劑施打後6或12個月施打第二劑,所產生的抗體反應不劣於針對16至26歲女性施打的三劑方案。(特別是在對抗HPV 6/11/16/18/31/33/45/52/58的抗體反應)。CDC近期正審查比較兩劑與三劑施打時間。 近期美國ACIP會議中,根據美國CDC,Markowitz醫師研究團隊發現兩劑施打時間似乎更有經濟效應。 接種率偏低的原因 目前全球67個國家包含美國,都將HPV疫苗視為國家免疫計劃之一。美國是首先核准疫苗接踵的國家,與其他歐洲高收入國家相較,接種普及率一直偏低。 知名醫療網站,Medscape,2016年調查美國疫苗接受度, HPV疫苗施打率偏低的原因,家長拒絕是主因,其次是選擇接種時間。特別在社區醫院,已經確認兒科醫師對於該疫苗也充滿了猶豫。 安全問題 由政府單位CDC和FDA與醫學專業組織發布的所有準則都強調HPV疫苗的安全性。接種HPV相關的憂慮已經在醫療文獻上提出,包含自體免疫反應(autoimmune-like reactions),區域疼痛症狀(CRPS),直立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POTS),和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歐洲藥品管理局(EMA) 審核證據,最終結論表示沒有證據證明HPV疫苗,與CRPS和POTS有關。之後,世界衛生組織疫苗安全委員會發佈相同的結論聲明。 EMA的報告,被丹麥調查員和HPV注射不良反應作者Rebecca Chandler醫師所駁斥,主要是基於服用其他藥物或其他疫苗注射都很少有上述的不良反應。其他國家像日本,也有類似注射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更於2013年停止注射HPV,似乎也呼應有重新審視HPV的必要。 名詞中英對照 美國疫苗接種建議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 肛門癌anal cancer 陰道vaginal cancer 外陰vulvar cancer 口咽癌oropharyngeal cancer 陰莖癌penile cancer cancer 複雜區域疼痛症候群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 直立姿勢性心搏過速症候群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 ,POTS 參考資料 1.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 Atlanta, GA: CDC; 2014. 2. Markowitz LE, Liu G, Hariri S, Steinau M, Dunne EF, Unger ER. Prevalence of HPV after introduction of the vaccination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 Pediatrics. 2016;137: e20151968. 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Summary Report, February 24, 2016, Atlanta, Georgia. June 2016. 4. Tanaka Y1, Ueda Y2, Egawa-Takata T1,et al.Outcomes for girls without HPV vaccination in Japan.Lancet Oncol. 2016;17:868-9. 編輯組報導
臨床腫瘤和婦科腫瘤期刊在今年8月8日報導,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和婦癌醫學會聯合發布的新準則指出,罹患晚期卵巢及相關癌症的婦女,若果事先便能知道無法透過第一次減積手術(primary cytoreductive surgery, PCS)讓殘留腹腔腫瘤小於1公分,手術前輔助化療(NACT)是較佳的治療選擇。 新的治療準則指出,當化療結果在無惡化存活或總存活率都不遜色於手術時,對於有可能可以切除癌症的病人,NACT是可替代手術的另類選擇。 美國哈佛醫學院Dana-Farber癌症中心,該期刊首席作者Alexi Wright醫師指出,長期以來,在無證據的假設下,醫師們認為對確診卵巢癌的病人,立即進行手術,認為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卵巢癌確診時經常已是晚期,不同的地方,都會出現病灶,許多婦女進行手術後卻有了許多合併症。因此,卵巢癌病人在確診之後,選擇手術治療之前,請婦癌外科醫生評估一下,非常重要。 第四期卵巢癌,是不治之症,無論是進行手術前化療或先進行手術,結果都相似。 第三期C或第四期侵犯性上皮細胞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的標準治療一直是減積手術隨後化療。對於能將腫瘤減積達到少於1公分(達到肉眼看不到的,更理想)可能性很高的病人而言,減積手術一直是優於NACT。 可是研究顯示,無論是在無惡化存活或總存活率,NACT都不劣於手術。對於有機會可切除疾病的病人,即使有足夠合適手術的條件,醫師可能會提供NACT或減積手術兩項治療選擇。對於進行手術有高風險或腫瘤減積難以達到少於1公分的病人,NACT應是較佳的選擇。這類病人即使符合手術標準,也應建議NACT多過手術治療。 準則指出,與手術相較,NACT最主要的優點是,少有手術前後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雖然在選擇病人,手術能有較佳的總存活率的表現。 NACT之前,所有病人,侵犯性卵巢癌,輸卵管,或腹膜癌,都必須有病理組織確認。若沒有也應有細胞學的評估。加上血清腫瘤,CA-125檢測值,對癌細胞胚胎抗原(CEA)比率超過25,評估應確認主要診斷和排除非婦科癌症。 NACT的首選是以白金類或紫杉醇(platimum/taxane)為基底的合併藥物。無論對治療,有反應或病情穩定的病人,間隔減積手術應在4個NACT治療周期或更少周期之後進行。 相對的,化療的病人有疾病惡化,預後較差,這類婦女的治療選擇包含:替代化療,轉介到適合的臨床試驗或啟動臨終照顧。這類病人不建議進行手術,除非是有緩和照顧的需求。 這些聽起來非常基本,卻是首要重視的準則之一,既已確診為卵巢癌檢測必然是最少量。 主要的臨床評估應包含:腹部,骨盆腔,和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評估疾病的程度及手術切除的可行性。腹腔鏡或影像掃描也可使用來修正評估,決定病人是否符合藥物或手術治療,都應諮詢婦癌科專科醫師或具有婦科專業的醫師。 病人面對減積手術和手術前輔助化療的抉擇時,醫生最重要的是對於診斷的首次說明,包含期別和已知的預後,用平實的語言說明有關發病率,存活率,以及生活品質的比較數據。 中英名詞對照 手術前的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減積手術cytoreductive surgery,PCS 侵犯性上皮細胞癌invasive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輸卵管癌fallopian tube cancer 原發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 間隔減積手術interv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參考資料 Wright A,et al. Neoadjuvant chemo for ovarian Ca Highlighted in New Guidelines. J Clin Oncol 2016,August 8. 編級組報導
英國中央曼徹斯特大學醫院一般外科和直腸外科顧問James Hill醫師於美國臨床腫瘤學會2016年年會指出,左側大腸癌病人在手術前先使用支架疏通腸道,不直接緊急開刀,需要人工造口病人有顯著減少。 大腸直腸癌病人中約有1/5有病況緊急時,其中有4/5的病人是結腸阻塞。這些病人大部分接受緊急手術以疏通阻塞後,經常會裝設人工造口和造口袋。研究顯示,使用支架置入疏通結腸替代緊急手術,可降低將近25%人口造口需求。最重要的是,置入支架後,1-4週完成手術,不影響30天或1年手術後死亡率,或重症加護病房使用率或生活品質。 研究自2009年至2014年在39個醫院隨機收集249位患有左側大腸阻塞,需要緊急減壓,同時掃描影像顯示有癌症跡象的病人。 結果顯示,置入支架阻塞緩解的病人有82%,緊急手術的病人,則是100%得到阻塞緩解。最重要的是,與緊急手術相較,置入支架組人工造口比率顯著降低,分別是69%和45% (P < .001)。研究發現,這兩組,30天內手術死亡率數據相似,分別是5.3%和4.4%,住院天數分別是5.5天和16.0天。手術後3個月或12個月的生活品質測量得分,或加護病房使用率,兩組沒有明顯差別。這兩組,92%接受根治性治療病人,1年內死亡率也沒有差別。 緊急手術後,結腸會腫脹,大切口會增加手術後的疼痛。膨脹的結腸也會發生水腫,直徑大小也不同於阻塞下方的腸子。病人經常又會發生液體和電解質失衡,手術後經常需要進入加護病房。 手術需要連結不同直徑水腫的結腸,病人會非常不適,同時癒合能力受損使得醫師更不願做連結大腸的治療,而將結腸帶到腹部上面做造口來替代解決。 如果做了結腸連接但連結失敗,結腸內容物外漏至腹腔,導致得腹膜炎,發病和死亡風險很高。 中英名詞對照 腹膜炎peritonitis 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人工造口stoma 參考資料 Hill J, et al. Stent in colorectal cancer reduces need for stoma.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 2016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3507. June 5, 2016. 編輯組報導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2016年會,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Ying Liu醫師表示,乳管原位癌屬非浸潤性乳管異常婦女,延遲放療超過8週將會增加26%的復發風險,完全不接受化療病人則會增加35%風險,因此呼籲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的婦女,應適時接受放射治療。 延遲放療定義為,手術後超過8週後才接受第一次放射線治療。Liu醫師研究團隊分析自1996-2011年密蘇里州癌症登記,接受乳癌保留手術治療的數據。 登記的5,916位婦女中,53.4%手術後8周內接受放療;17.8%在手術後8週以上接受放療;28.8%未接受任何放療。追踪72個月,下列是病例事件記錄:20,453位病人中81人適時接受放療;6,374病人中33人延遲接受放療;12,017位病人中68位未接受放療。 結果:延遲放療病人會增加26%發展同側乳癌風險;未接受放療病人增加33%風險。雖然無法確定延遲放療的真正的原因,但推測與難以取得較高品質的醫療有關。 癌症研究協會年會中,另一研究,集636位70歲以上罹患第一期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接受過乳房腫瘤切除手術,隨機分配至接受tamoxifen藥物組(319人),或tamoxifen藥物和放療組(317人)。兩組間唯一的顯著差異是原位或局部復發機率(1%在tamoxifen藥物和放療組;4% tamoxifen藥物組;P < .001)。兩組的5年總存活率相似,分別為87%和86%。 紐約市癌症紀念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主任Clifford Hudis醫師指出,根據研究,對於這些病人而言,乳房腫瘤切除手術加上服用tamoxifen被認為是實際的選擇。對於這些年長的婦女我們做了妥協,放療不被認為適用於這個族群,隨著時代改變我們的信念缺乏一致性。 中英名詞對照 乳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參考資料 Liu Y, et al. Delay in radiation increases ipsilateral breast cance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AACR) 2016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2576. April 18, 2016. 編輯組報導
婦產科醫學期刊5月報導北卡萊納州杜克大學醫學中心Emanuel C Trabuco醫師指出,子宮切除術是非常普遍的婦科手術。停經前婦女在接受子宮切除手術前,需要決定是否保留卵巢。若決定切除卵巢,可預防卵巢引發的疾病,但身體也因此會失去雌激素,黃體素和雄性激素等內分泌,影響日後長期的健康,因此建議,發生卵巢惡性腫瘤風險低的婦女,可選擇保留卵巢。 透過測量血清中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指數,可以 評估對保留下來的卵巢功能的影響。 參與卵巢功能前瞻研究(PROOF)的特定族群,婦女須有規律的月經週期,介於30至47歲,沒有癌症病史,共計141人符合條件。對照組包含132位有相同特徵且未接受過手術的婦女。一開始便檢測和1年時再檢測抗穆勒氏管荷爾蒙值為對照基線。比較接受和沒做子宮切除兩組的基線值和比率的改變。 抗穆勒氏荷爾蒙的基線指數值兩組是類似的。但是在子宮切除組,抗穆勒氏荷爾蒙指數變動的百分比有顯著較高(-40.7%~-20.9%, P<.001)。 研究結論,測量卵巢功能時,與沒有接受手術的婦女相較,接受保留卵巢的子宮切除手術,抗穆勒氏荷爾蒙指數顯著的下降。 停經前,沒有罹患卵巢癌的特定風險的婦女,在要求子宮切除手術時可能會選擇保留卵巢。有研究已經顯示切除卵巢的停經前婦女與增加死亡,心血管疾病,失智,骨質疏鬆,降低生活品質和性功能等風險相關。過去研究也顯示,停經前婦女接受子宮切除手術後可能很快進入更年期,同時停經症狀也會提前發生。抗穆勒氏荷爾蒙指數與卵泡數有良好的相關性,是檢測卵巢保留的優良標記。研究發現1年期間接受過子宮切除手術的婦女與抗穆勒氏荷爾蒙指數下降有較高度的相關性。 團隊對於研究發現提出兩個可能的解釋:許多生育年齡較長的婦女會因為不正常出血而接受子宮切除手術。這也許與卵巢濾泡下降有關,此外,手術期間,卵巢血液供應可能被扭曲也會有部分損壞,可能會對濾泡不利,同時可能會降低濾泡的容積,計劃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時必須考慮對卵巢潛在的不利影響。決定要切除子宮時,病人的年齡,卵巢功能保留的基線和治療的合併症風險都需要一併考量。 名詞中英對照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nti-Mullerian hormone,AMH 參考資料 Trabuco EC, Moorman PG, Algeciras-Schimnich A, et al. How does ovary sparing affect ovarian Reserve?Obstet Gynecol. 2016;127:819-827 編輯組報導
國際婦癌期刊7月報導,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醫學中心Peter G Rose醫師團隊研究,標靶藥,bevacizumab對於細胞低分化的漿液卵巢癌(LGSOC)的抗癌效果。 研究回顧性分析,確認患有漿液型卵巢癌且接受該標靶藥治療的病人,共12人。其中有11位僅接受標靶藥,bevacizumab的單一藥物治療。12人中有1人(8.3%)有部分緩解,剩餘的11人中有10人(90.9%)顯示疾病無惡化6個月。有1位病人僅接受2個週期治療,顯示已有超出6個月的無惡化存活(PFS)。平均無惡化存活時間為48個月(5至123個月以上)。有3個病人先前接受化療方案的無惡化存活分別為2.5,4和7個月,參與該研究後,疾病穩定狀況時間延長為123個月以上,48個月和15個月以上。總存活率仍未達到研究追踪32個月的中位數,12個病人中只有1人死於該疾病。 研究結論,一開始便接受標靶藥,bevacizumab,為單一藥劑的低分化的漿液型卵巢癌病人,有低反應率但無惡化存活非常長。此外,病人已發生二次無惡化存活,表現超越先前無惡化存活率的時間,是抗癌藥效的表現。 名詞中英對照 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 in Cleveland, Ohio 低分化的漿液型卵巢癌low-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ma ,LGSOC 無惡化存活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 參考資料 Rose PG, Mahdi H, Jernigan A, et al. Activity of bevacizumab in patients with low-grade serous ovarian carcin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July 2016 . Volume 26 - Issue 6 - p 1048–1052. 編輯組報導
國際婦癌醫學期刊7月報導,波蘭華沙馬麗居禮夫人癌症紀念中心婦癌科Piotr Sobiczewski醫師團隊,針對邊緣性卵巢癌復發的長期追踪研究指出,邊緣性卵巢癌復發並不常見,約有10%的病人會發生。侵犯性復發很罕見但是致命,只有3%的病人會發生。 引起復發最重要的風險因子是,轉移腹膜種植(第二期/第三期),第1c期,和不完全手術分期,和連帶有腹水發生的病人,都應該要緊密追踪。邊緣性病理復發容易被檢測出,且手術治療能容易控制病情。 研究回顧調查,確診為邊緣性卵巢癌,自1994年至2010年間在波蘭馬麗居禮夫人癌症紀念中心治療,共307位病人。使用單一和多元分析和評估,以探尋不同變項中的無惡化存活。 分析項目包含,追踪前在預後因子:年齡,CA125檢測值,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的分期,方法和手術的程度,分期,腫瘤包膜破裂情況,組織病理學,轉移種植,腹水和微量浸潤,也進行了復發分析。 單一分析結果顯示,有2個影響無惡化存活的負面因素:國際婦產科聯盟分期II/III(腹膜種植) (P = 0.011)和腹水(P = 0.027)。 多元分析顯示,國際婦產科分期第Ic期 (死亡率2.63 ,P = 0.027),II或III期(腹膜種植) (死亡率3.63 ,P = 0.003),和不完全分期(死亡率3.63 ,P = 0.035) 都對無惡化存活有不利影響,但腹水(P > 0.1)沒有影響。 32人發生復發(10%):22人是邊緣性的,10人是侵犯性腫瘤。7人(70%)因侵犯性復發而死亡。所有邊緣性復發經過第二次手術,都成功控制病情,其中80%的病人再次觀察病情。 名詞中英對照 華沙馬麗居禮夫人癌症紀念中心Maria Sklodowska-Curie Memorial Cancer Cente in Warsaw 國際婦產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 邊緣性卵巢癌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參考資料 Sobiczewski P, Kupryjanczyk J, Michalski W, Śpiewankiewicz B. The 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lapse and recurrence of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with long-term follow-up.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6 Jul;26(6):1053-61. 編輯組報導
由於計程車小黃,優步(Uber),滴滴快的,隨叫隨到的服務方式和管理平台,炫風引起的改革,醫療系統服務將有因應,醫生們可有對策?想像一下,今後病人可以透過智慧手機APP,便可知道那位醫生還可掛號或者那個急症室等床人龍較短,因此透過電話便可安排看診,預訂看診時間,敲定床位,甚至選擇醫師,完全跳脫目前傳統,一絲不苟的醫療體系規則,會發生甚麼變動?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藥系暨Mount Sinai醫院Allan S. Detsky醫師,和美國哈佛大學Alan M. Garber醫師共同在新英格蘭醫學3月期刊發表觀點指出,面對計程車共享經濟的革新服務,傳遞的訊息非常明確,醫療體系將有3種選擇:1.忽略革新和對未來抱持希望。2.增強控管現有醫療制度,讓創新者更難進入此產業;3.在品質和效益上競爭。第三點建議跟上去,可免錯失機會。 計程車業過去的服務模式,難以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滿足消費的需求。同時計程車業又是個極度競爭的市場,每個計程車司機又是獨立的個體,規模太小以至於無法依供應的變化去調整整體價格。 醫療創新競爭者將透過市場的機制,填補消費者的需求和希望獲得的服務。一些進入醫療業的門檻,對病人安全沒有風險的,可以移除,例如:國家基礎執照,國家特定的委員認證,延長醫師訓練以進行高層次手術的教育必備條件,健康保險流通和責任法案(HIPAA),缺乏電子健康記錄互通性,限制性的轉診網絡等。 Detsky醫師和Garber醫師指出,部分醫療新公司,如Theranos,ZocDoc,Intarcia Therapeutics,Oscar Health Insurance ,Proteus Digital Health,23andMe已分別因應提供:驗血技術,線上醫生預約平台,連續皮下給藥系統,健康保險配對推薦平臺,藥物管理系統,提供個人基因檢測管理系統。 密西根大學退休的人類基因教授暨Affigen醫藥公司新的醫藥主席States醫師表示,特約醫療透過降低醫師行政管理上的過度開銷,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方便性。例如:一分鐘診所CVS和零售業Walmart的診所,提供更方便和低價的門診。零售業Costco同樣也提供高品質的光纖和輔助聽力的服務,以及具競爭力的低價醫療器材,同時所屬藥局張貼出藥品價格,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可以比價,部分門診手術和放射科門診也有同樣的做法。 利用Uber模式,買家與賣家可互相評價的機制,運用在醫療上,病人與醫生可互相評分,會讓健康照顧變的有趣。但需要累積龐大的記錄,才能建立口碑。這種模式可能很難為健康照顧單位採納,因為病人難以有效的評價他們的醫療品質。States醫師指出,相對而言,公開各醫療單位的數據,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混亂。 8月1日,大陸網路服務業出車龍頭,滴滴快的,已吃下Uber中國最大的網路出車,並宣布與全球Uber達成協議。共享服務,競賽已白熱化。應用在醫療,諸如資訊等分享,應該可以立即做;手機看病則需斟酌,恐怕更需要一些些時間的分析,方能做出建議。 中英名詞對照 健康保險流通和責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HIPAA 參考資料 1. Detsky AS. , Garber AM,et al. Uber-like innovation is coming: are physicians ready? N Engl J Med 2016,374:(9)806-809. 2.自由百科全書:中國租車服務業。2016.7.28. 3.中國預見雜誌2016.8.1. 編輯組報導
國際婦科腫瘤期刊2015年5月報導,最新治療卵巢癌,由紐約癌症紀念醫院(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Suidan RS醫師與同儕所提出的第三階段研究指出,有理想減積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細胞癌病人,手術後化療中,與僅接受靜脈注射(IV)相較,接受靜脈注射和腹腔注射化療(IV/IP)病人,有較佳的存活。 該研究目的在評估靜脈和腹腔注射化療週期數,對第三期到第四期俱理想減積手術的卵巢上皮細胞癌病人的預後。根據病人從2005年1月到2011年7月,在該醫院接受1週期或更多週期的靜脈和腹腔注射(IV/IP)的化療療程。分析化療週數,對病人的無惡化存活或總存活率的影響。 結果確認201位病人;26人(13%)接受1至2週期的靜脈和腹腔注射化療;41人(20%)接受3到4週期,和134人(67%)接受5到6週期化療。 病人5年無惡化存活率,在接受1至2週期,是18%;3至4週期,是29%;5至6週期,是17%。病人5年總存活率,分別是44%,54%和57%。這三類化療週期的病人,統計上,無惡化存活(P = 0.31)或總存率(P = 0.14),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停止靜脈和腹腔注射化療的普遍原因,是治療相關毒性的影響(77%)。病人手術後合併症,則是未能開始靜脈和腹腔注射化療的主因(42%)。 研究雖未能證實,這三類化療週期病人,有顯著的存活差異。婦女若接受少於6個週期療程的靜脈和腹腔注射化療,對病人的存活可能會好些。 中英名詞對照 晚期卵巢上皮細胞癌advanced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靜脈注射intravenous, IV 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P 理想減積手術optimal primary cytoreduction 無惡化存活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總存活overall survival, OS 參考資料 Suidan RS, Zhou Q, Iasonos A,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number of post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cycle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Int J Gynecol Cancer. 2015 May;25(4):599-606. 編輯組報導
美國婦癌醫學期刊報導,美國費城賓州大學Perelman醫學院婦癌科研究員David I. Shalowitz醫師及團隊的報告指出,手術治療是卵巢上皮細胞癌的標準建議治療,但有將近20%的卵巢上皮性細胞癌婦女未接受手術治療;有近1/4的年長婦女未接受任何治療,數字可怕。 分析超過210,000位病人中,18%未接受手術。超過85歲婦女,則有20%未接受手術和23%未接受治療。最重要的是,用化療或僅用放療,會有近兩倍的死亡風險,完全不治療則會將近5倍的死亡風險。 該研究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登記數據,調查從2003年至2011年,卵巢上皮細胞癌的病歷記錄。搜集治療類型,存活率,未手術治療的原因。確認有卵巢癌210,667病人: 42,497(20.0%)罹患第一期,16,375 (7.8%)罹患第二期,80,335 (38.0%)罹患第三期和50,329 (24.0%)第四期,剩餘的21,131位病人,期別未知。 病人總人數中,82.0%接受治療計劃中的手術治療。但第四期病人手術治療比率,降至60%。超過75歲的病人,有21.5%僅接受系統性的治療,和22.8%未接受治療。 10%的病人未接受過手術,記錄上是因合併症的禁忌;6.2%病人,拒絕手術;1.4%病人,在手術之前死亡;剩下79.6%的病人,醫師有建議手術,但仍未進行手術,原因未知。多元分析顯示,相較於45歲以下的病人,超過85歲病人未接受手術的比率更顯著(OR, 0.04)。此外,黑人未手術的人數也明顯多於白人(OR, 0.65)和印地安人(OR, 0.65)。 治療的方法明顯影響存活率。接受手術治療病人無論有沒有追加系統性治療,平均存活時間是57.4個月;僅接受系統性治療病人,平均存活11.9個月;未接受任何治療的是1.4個月(P < .001)。 根據統計,系統性治療的死亡率高於手術治療,幾乎是兩倍(HR, 1.9; P < .001)。 未接受治療的死亡風險更高(HR, 4.7; P < .001)。這個死亡率計算模式在第三期和第四期以及年長病人都類似。 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該議題的認知。年長病人沒有慢性內科疾病的禁忌,與年輕病人的治療方式一樣。沒手術治療,對其生命非常冒險,應該避免;或受專科評估後轉介出其他門診。住在醫療缺乏,專業醫療評估取得不易地區的病人,更應提供婦癌專科醫師的諮詢,轉診和照顧。 中英名詞對照 卵巢上皮性細胞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參考資料 Shalowitz D I, et al.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being left untreated.Gynecol Oncol. Published online May 4,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