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組報導 甲狀腺醫學期刊1月報導,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David Geffen醫學院,研究團隊主持醫師James Wu指出,30多歲罹患癌細胞分化良好甲狀腺癌,接受放射碘治療(radioactive iodine, RAI)的婦女與沒有接受RAI者相較,生育率降低約3成。 這類年齡羣的婦女,RAI治療後,醫生都會建議她們避孕幾個月。介於35至39歲間的婦女,該研究強調了治療之初讓內分泌學家參與會診的重要性。很想要生育,不要耽誤時間,也可考慮延後接受RAI治療。 研究回顧25,333位這類的甲狀腺病人,其中18,850位婦女病人登記於加州癌症登記處。分化良好型甲狀腺癌病人,有52.4%病人在手術後接受放射碘的治療。平均追踪4年期間,病人在診斷後六個月,共有1,179個嬰兒出生。研究報告指出,數據顯示放射碘治療不會影響生育率。 但是介於35歲至39歲婦女病人,生育率每年中每1,000人是11.5,明顯低於沒有接受放射碘治療病人生育率的16.3(P<0.001)。並且,接受放射碘治療的婦女,診斷後第一次生產的平均時間是34.5個月,與未接受放射碘婦女的26.1個月相較,明顯延長。 美國甲狀腺協會自2009年後發佈的準則建議,低風險甲狀腺病人-大部分是罹患分化良好甲狀腺癌-不需要用放射碘治療。當放射碘治療顯示正面的影響後,該治療卻被普遍的濫用。
James Wu醫師建議,對於育齡較年長的婦女在治療之初應與病人討論治療的利弊,同時讓小於35歲的婦女瞭解,放射碘治療受孕時間挪後了,但是她們的生育能力不會受到影響。 名詞中英對照 加州大學大衛格芬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 分化良好甲狀腺癌well-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放射碘radioactive iodine, RAI 加州癌症登記處California Cancer Registry, CCR 參考資料 Wu James, et al. Radioactive iodine for thyroid cancer lowers birthrate in women. Thyroid2015;25:133-138. 評論已關閉。
|